http://www.wretch.cc/blog/xeno7368/3947521

http://www.wretch.cc/blog/xeno7368/3949914

 

 

<以下是原文轉貼>

這個...因為找論文的文獻以及今日有些不順遂之故,
致使我並沒有辦法入睡,
寫寫停停的論文寫到一個小地方終於撐不下之際,我打算來翻譯這篇文章,
作為提供給路過此地而又剛好正在念研究所的人們一個小小的分享。


= (以下正文) =

1. Introduction

一位研究者會基於以下幾點理由而必須要閱讀paper: 參加研討會或是上課要溫習、
更新自己目前研究的領域中的新知、對新領域所進行的文獻探討。一位典型的研究者,
每年時常會花上數百小時在閱讀paper上面。

(謎之聲:我好像一年念不到一百小時吧。)

學習有效率地閱讀paper是一項重要但卻鮮少有人教導的技巧,因此研究生們必須透過
試誤(trial and error)進行學習,而在過程當中耗費許多精力,也使得自己感到挫折。


2. The Three-Pass Approach

三次略讀(Three-pass)[按:為筆者翻譯]是必須採取的策略,與其從頭慢慢啃paper啃到
文章末,不如透過三次的略讀。每次略讀都是基於前一次略讀的根基,
並且因此一次次地更深入文章內容:第一次略讀是讓你對這篇paper有概略的想法;
第二次略讀是讓你大概抓住這篇paper的內容,但並非是文章的細節。
第三次略讀就應該要進入paper的細節。

2.1 The first pass

第一次的略讀有如鳥瞰一般,只是在於大概了解文章而已,你可以決定多略讀幾次,
但第一次的略讀大概花上五到十分鐘就好了,以下是第一次略讀該注意的重點步驟:

1.仔細地讀文章名稱、摘要、以及引言部分

2.讀一下文章的各段標題或是副標,不過並不需要讀其他部分

3.讀文章的結論部分

4.瀏覽文章的參考文獻部分,並在心裡默默記下參考文獻部分中,你所讀過的文獻。

在第一次的略讀結束以前,你要能夠回答五個"C" :

1.分類(category):這是何種類型的paper?是判準(measurement)的文章,
   還是分析既有系統的文章?或是描述研究原型(prototype)的文章?

[按:以教育領域的研究文章為例,判準的文章可能是
Levin的Why Isn't Educational Research More Useful?;分析既有系統的文章可能是研究我國高等教育五年五百億經費撥款分配合理性之研究、
或是高教整併的反思;描述研究原型的文章就可能是一般研究法教科書當中所討論的方法論的文章。]

2.脈絡(context):這篇文章與其他文章有甚麼關係*[註1]?
   文章採用怎樣的理論基礎分析問題?

3.正確性(correctness):文章的研究假定是否有意義?

4.貢獻(contributions):這篇文章的主要貢獻是甚麼?

[我想沒有念書念到很深,或是看相關paper看出一套脈絡的同學,
可能都很難整全地回答這個問題,然後你的指導教授跟口委大概也最愛在你口試的時候
問你這個問題了。]

5.清晰(Clarity):這篇文章寫的清楚嗎?


透過問自己這五個"C"的問題,將有助於幫你釐清你是否對這篇文章感興趣、
或是否對於這篇paper所涉及的領域瞭解夠多、或甚至是作者提出了無效的研究假定。
其實第一次略讀對於我們的幫助在於大致上看一篇「你可能現在未必會用到,但以後
也許有機會使用的到」的文章。

也因此,第一次略讀對於當你拿到一份你不甚熟悉的領域的文章時,比較有幫助。
但相同的,當你在寫一篇研究文章的時候,你可以預想審核你文章的人或是你的讀者
頂多可能就是大致上地看一遍而已。

因此在書寫文章時,要注意段落標題與副標之間要能連貫;
而在寫摘要的時候要能精確且易於理解。

如果審核你文章的人沒有辦法很快抓住你文章的要旨,
那你投稿會上的機率就可能不高;
同樣地,讀你文章的人沒有辦法在五分鐘之內看懂
你這篇文章大概想談甚麼,那麼你的文章就很有可能根本不會被人讀。

[可能大部分的同學在課堂導讀的時候其實並不在意下面的人有讀沒讀吧XD]



以上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以及後續等今天早上起來再打吧。 :)



註1:要知道自己正在讀的這篇文章與其他文章之間的關聯性,往往需要透過文獻檢索
的功夫來進行,針對文獻探討部分,我會另寫一篇跟大家分享我研究所指導教授教給
我們的文獻檢索技巧。

 

接著要談第二次的略讀中,我們所要注意到的事情:

1.仔細閱讀paper中的圖表或是描述,特別注意到圖的部分:
可以看看圖是不是有把橫軸縱軸標示清楚了?統計上的顯著是不是因為
結果顯示在錯誤的地方?

[按:這點我並不盡然同意作者,我反而認為檢查paper有無錯誤之外,
更重要的是在讀懂paper裡面的圖表,特別是當閱讀一篇量化文章的時候。
因為量化文章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就是統計結果的呈現,因此,
若不能有效讀懂paper中的統計資訊,其實會讓自己與paper更疏遠。]

2.將尚未讀到的參考文獻標記起來,作為日後參考之用。
(這個作法有助於對這篇paper本身的背景有更多的理解)

[按:我一位所上的同學曾言:看一篇文章最後可以看一下它的references,
因為從references之中就可以知道是借用誰的概念談甚麼東西。我認為如果
讀某一領域的書讀出一個廣度之後,讀references就可以拉出一套架構了。
但這仍需要廣泛地閱讀功夫作為基礎。]


第二次的略讀大概會花上你一個小時左右,這次的略讀中,
必須要能夠掌握paper的主旨、內容、以及paper文章當中論述的證據點。
第二次略讀的功夫適用於你所感興趣的學科領域,但對於你所要進行的研究主題,
可能仍是不夠深刻的。

如果在經過第二次的略讀之後你仍然對於這篇paper有不懂的地方,那很有可能是以下
幾個因素:

1.主題對你來說比較新穎,不太熟悉,部分辭彙可能會看不懂。
2.文章作者採用你所不了解的技術或是證明方式。
[按:對於我來說,我統計最多只看的懂迴歸,可是如果今天我讀到一篇
用HLM(階層線性模式)進行資料分析的量化文章,可能就完全無法理解作者的
推繹過程了。]
3.作者用字遣詞不佳,許多概念需要參考更多的文獻才能懂。(也就是遇到了喜歡吊書袋的文章)
4.夜深了,你累了,該睡覺了。明天再念一遍。


這個時候,遇到上述的情形,你可以有以下的選擇:

1.別看了,反正你這輩子不差讀這一篇文章,又不重要。(不當學者完全沒差類型)
2.等下再念一遍,從文章的背景下手重新來過。(好認真)
3.不管,繼續進入第三遍略讀。 (......。)



第三次的略讀

第三次的略讀在於要徹底了解一篇文章的意旨。如果你是文章的審核人時,
大概也會需要這第三次的略讀。作者認為,第三次的略讀其實就是:

「把文章作者的想法跟著跑一遍,與其提出同樣的假設,
並且自己試著鋪敘一個論述。接著再與原作者進行比較,
看看文章本身立論從哪個觀點,作者主要想到的是甚麼。」

這樣作之後,就可以得知這篇文章的創新之處、或是其他美中不足之處。

[按:這邊突然想到一個聽來的故事:以前偉大的 毛主席在讀書時,
會拿支筆跟著文章圈圈點點,並且針對書中所言直接進行評點。
毛主席寫下自己的意見,與作者對話。這是 毛主席增進思考智慧的方式。
我想第三次的略讀起手方式,可以跟我們 毛主席一樣做做看。]

作者粗略地估計了第三次略讀所可能花費的時間:新手大概四五個小時、
高手大概一小時就做好了。第三次略讀之後所要能抓住的概念有:

1.文章的立論基礎
2.文章的問題點
3.可能帶來的啟示
4.漏未討論的相關文獻有哪些
5.進一步在該議題上面可以有哪些繼續發展的空間

這樣做,你就很專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狗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